在現代詐騙與洗錢手法中,加密貨幣已成為詐騙集團與幫派組織的主要資金流通工具。過去的洗錢方式如黃金交易、地下匯兌、虛報進出口、超跑買賣等仍持續存在,但目前最具規模與隱蔽性的手法,已轉向虛擬資產操作。
近期台灣即破獲一起虛擬幣詐騙案,涉及一間幣商與詐騙集團串通的情形。受害者多為對加密貨幣毫無認識的中高齡民眾,常因網路交友、假戀愛關係或虛構的高報酬投資案被誘騙,誤信幣商協助「投資」,實際上資金早已轉進詐騙集團手中。
詐騙流程從購買虛擬幣開始,幣商以高價差操作從中牟利,並將資金轉進指定錢包,再由集團轉移至東南亞或其他境外加密貨幣交易所。為規避銀行風控與調查,他們甚至與保全公司合作,租用路徑機收款、將現金存入公司帳戶,再藉由公司對公司匯款將贓款洗白,形成完整的洗錢通路。
此類詐騙的高成功率,也與受害者對虛擬貨幣知識的匱乏有關。他們往往不了解幣商的等級與差異,不知店頭幣商僅收現、不具備安全性,而真正合規的 A 級交易所會要求銀行轉帳、實名驗證,並有基本的風險提醒機制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犯罪手法的高度專業化,傳統幫派組織已出現結構轉型。現今參與詐騙與虛擬資產犯罪的不再只是街頭小混混,而是吸納了電信、資安、金融、化工等領域的高知識份子與留學生二代、正二代,甚至有台大高材生涉入暗網、毒品、加密貨幣犯罪,顯示台灣黑幫正朝高科技、跨境化發展。
在虛擬資產日益普及的同時,民眾務必要提高風險意識。凡涉及加密貨幣操作,應選擇合法、透明的 A 級交易所,並避免使用不明幣商,尤其是僅收現金、不經銀行操作者。切記:高報酬往往伴隨高風險,當心投資陷阱,避免成為跨國詐騙的一環。

【警察杯杯說故事】這詐騙怎麼了?虛擬貨幣 X 網路戀愛詐騙
- 2025/08/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