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打擊新型態犯罪
2
守住信任,守住家——從一起詐騙案例,看見家庭與制度的破口3

守住信任,守住家——從一起詐騙案例,看見家庭與制度的破口

一個家庭,四次詐騙,三間房產不見了
「我沒有被騙,他們是真心對我好的。」這是一位高齡父親的堅信,卻也是整個家庭痛苦的根源。他的兒子是一名高中老師,直到幾天前才驚覺,父親早在兩年間已陸續向信貸公司借款逾新台幣百萬元,並將名下房屋的一半產權設為抵押,最終這筆資金全數落入詐騙集團手中。這並非首次,事實上已經是第四次了。原本擁有三間房產的家庭,經歷多次「從失去到搶回」的過程,如今已無力挽回。更令人心痛的是,儘管事證明確,這位父親至今仍堅信「對方是真心的」,完全拒絕家人的關心,甚至對唯一的兒子出言傷人。長期情緒耗損下,母親也選擇離開了這個家。然而這不是個案,而是我們在協會長期觀察中,屢見不鮮的真實情況。詐騙行為早已不只奪走金錢,更在侵蝕台灣家庭最基本的信任與支持。

此案件中有三大特點:
1. 高齡長者易落入「情感詐騙」陷阱
許多長者並非不了解風險,而是選擇「相信」對方的溫柔話語。他們寧願懷疑親人,也不願懷疑電話那頭、日復一日關心他們的人。
2. 情緒勒索成為家庭的枷鎖
「你不幫我,是不孝」、「你不借我,我就去借高利貸」。一句話往往勒住了整個家庭未來的幸福,讓愛成為道德綁架的工具。
3. 現行房屋抵押制度,防詐難度高
即使是高齡者,只要尚未聲請監護,就可自行貸款與設抵押。當詐騙集團盯上,子女常常只能眼睜睜看著產權流失,難以即時阻止。

如何守住家庭?從「覺察」開始
面對詐騙,不只是法律問題,更是家庭間信任與溝通的考驗。協會建議民眾可以:
  • 定期留意長輩的金流與通聯紀錄
  • 申請「地政異動即時通知」服務
  • 蒐集轉帳紀錄、對話紀錄作為報案佐證
  • 尋求防詐法律與心理支持資源
  • 真正的孝順,有時是勇敢地說「不」
事件當事人輕聲說道:「可能是我命硬才死不了,也是因為女兒太可愛,我才還在。」他的女兒現在才準備上幼兒園。雖然他在教學領域堅持努力,但他也坦言:「現在的我,看不見希望。」我們想對這位父親、也是許多正在承受家庭拉扯的人說:「你不是不愛家人,而是選擇用理性與行動,守住自己與下一代的未來。」真正的孝順,不是無止盡地補洞,而是勇敢阻止破口的擴大。

這個父親節,我們要談「守住家」
詐騙的破壞,往往不只發生在電話線的另一端,而是逐步瓦解一個家庭的根基。如果你正面對一場難以喚醒的詐騙,或正在承受愛與理智的拉扯,請記得:「你不是孤單一人。」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,守住信任、資產與下一代的幸福,是我們對家的最大責任與勇氣。

本網站利用 Cookie 來執行網站服務並改善您與我們的互動。若您同意我們放置相關 Cookie 資料,繼續瀏覽讓本網站繼續為您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