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晚大巨蛋外的車潮擁擠不堪,紅燈閃爍、人聲嘈雜,喇叭聲一波接一波。在那片混亂交通裡,我看見一名女警,右手纏著繃帶,仍站在風裡,指揮著車流。動作不快,但十分沉穩;神情專注,絲毫沒有一絲怨言。那一幕讓我想起許多女性警察的身影。她們不需要被稱作「警花」,也不必被歌頌為「霹靂嬌娃」。她們只是警察,穿著制服、履行工作責任,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城市。
自1947年臺灣第一批女性警察誕生以來,這條路並不平坦。她們曾被質疑體力不足、被懷疑膽怯,甚至被貼上不該有的標籤。有人說女性太柔軟,不適合面對犯罪;也有人將她們的堅毅,歸為「例外」,但時代慢慢改變,她們用專業、智慧與韌性,讓偏見在一次次行動中悄然崩解。
她們可以在寒夜中站到天亮,她們可以在案件偵辦徹夜推敲;她們也可以在面對權勢與壓力時,仍堅持原則,挺直腰桿。她們不吶喊,也刻意不逞強,卻總以靜默的力量,撐起警察這個職業最真實的一面。
其中有一句話,我始終記得:「法律,就是我的靠山。」那是一種篤定,比任何背景都更有力量。如今全國已有超過一萬名女性警察。她們散布在刑案現場、婦幼單位、派出所與交管第一線。她們的細膩,讓事實真相被看見;她們的溫柔,讓被害人有勇氣說出心裡的事;她們的理性,讓執法更有人味。
女性從警的歷程,不只是平權的象徵,更是一種「完整的警察樣貌」被重新定義的過程。剛與柔、理性與感性,不再是對立,而是彼此成就。她們證明,力量不一定要高聲吶喊,也可以在擦乾眼淚後,繼續微笑、繼續執勤。
在這份制服之下,她們的溫柔與剛強,構築了警察工作的另一種不同面貌。那是一種看不見的光,不耀眼,卻讓人放心、安心。這份榮耀,不屬於某一個人,而屬於所有在崗位上,用心呼吸、默默守護的她們。在生命裡守住一個與眾不同的態度,你才有力量,面對世界的挑戰。
▲ 大巨蛋外車潮熙攘,右手纏著繃帶的她,仍堅定指揮交通。
她們的溫柔,讓秩序有了呼吸
- 2025/11/0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