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的光,不需要舞台才看得見;他們的光,藏在最安靜的角落裡,也能照亮整個空氣。那天坐在辦公室一角,日常而平靜,沒有太多的寒暄,柯大隊長只是低著頭,專注在一本厚厚的筆記裡。
那不是要開會報告用的筆記,而是他與案件真相對話的地方。當翻頁時,紙張發出細微聲響,彷彿每一頁都是一個被塵封的故事,等待被重新還原。桌邊放著《刑事偵防實例》,封面舊了,但充滿溫度;那不是炫技的工具書,而是他每次走進現場前必定回望的一座燈塔。
看著大隊長沉浸其中的模樣,突然明白,他辦案從不是為了掌聲或版面,是為了信守那句再普通不過的承諾:「我們會找到案件發生的真相。」他的專注模樣像一條線,把碎裂的線索縫接;他的沉默冷靜像一道牆,把情緒與偏見隔絕。如果你親眼看見他,不會感受到英雄的氣勢,卻有讓人放心的冷靜態度;像極了福爾摩斯,那不是神秘,而是誠懇專業。
那天,他翻著《刑事偵防實例》,非常謙虛緩緩地說:「現在科技很快,車號一輸入,軌跡就出來了。但那只是冰山一角,要找到犯罪真相,還是得先理解『人』,那些數據背後的恐懼、謊言與動機。」這句話,無疑的展現出,刑警追的永遠不只是犯罪者,而是人性本身。去理解那個人「為什麼要犯罪」、「為什麼要潛逃」、「為什麼要選擇沉默」才是真正辦案靈魂的精神所在。
柯大隊長的冷靜,不是距離感,是一種保護色,那讓他不被情緒淹沒,也讓理性始終領航。他的邏輯精準是一種信念的體現,然而這份信念,是藏在無數次調閱監視畫面的眼神裡、一張張手寫筆記裡、還有每一次與真相拔河的夜裡。
他說:「看監視畫面,不只是看影像,而是在讀時間的流動與選擇的瞬間。若心浮氣躁,就可能會錯過所有真相。」非常敬佩他,讓「刑警」兩個字,有了不同人文的深度與哲學的高度,同時讓人更了解到原來辦案,是要有觀察力、冷靜、思辨 ,更重要的,以及對真相與正義不滅的信念。
我們知道,這塊島嶼上,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人。低調、剛強、使命未止。他們是黑夜裡的盾牌,是真相的守護者,是讓這座城市能平安運轉的無聲理由。若正義終將抵達,那一定是因為有人一直在默默、無怨無悔地守候。他們不求掌聲,不虛光環,只為那一句——真相。
此刻我們如同粉絲般仍在等待;期待柯大隊長再次抽絲剝繭、屢破奇案,用一貫的專注與堅持,書寫屬於刑警的榮耀與傳奇。
一種信念的筆記——寫給柯志仁大隊長
- 2025/11/06
